掃一掃
關注我們最新消息
自新中國成立至今,尤其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制藥業砥礪奮進,整個醫藥產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是在中國制藥史上,還是在世界制藥史上,這都是一部了不起的奮斗史。我們通過深入一線感知產業變遷的溫度,挖掘我國醫藥全球化數十年蹄疾步穩推進對外貿易與合作的經驗和做法。既素描了整個產業成長的煩惱、轉型的艱難,又記錄了醫藥產業國際化苦練內功的自我進化過程。新時代,中國醫藥產業正由高速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中國醫藥產業國際化將邁上新的發展階段。近五年,國產創新藥捷報頻傳,中國創新領軍企業開始迎來一波收獲期,有些企業甚至在跨入世界TOP50的道路上已有突破。我們不禁要問,中國離誕生藥企還有多遠?
未來可期,差距在快速縮短
要回答這個靈魂之問,首先需對中國頭部藥企與藥企進行理性對比。
美國《制藥經理人》雜志公布的2020全球制藥企業TOP50榜單,2019年羅氏以營收482.47億美元榜首,中國有四家制藥企業入榜,云南白藥(位列37)、中國生物制藥(位列42)、恒瑞醫藥(位列43)、上海醫藥(位列48),營收分別為:42.84億美元、33.73億美元、33.21億美元、28.75億美元。雖然中國藥企的營收與排名一的羅氏相比仍有超過10倍的體量差距,但從上期榜單中只有中國生物制藥(位列42)、恒瑞醫藥(位列48)兩家上榜,到今年共4家中國企業上榜,可見我國制藥企業的規模正在迅速擴大,相信未來將有更多的中國企業躋身榜單。
而這些企業入列的澎湃動力與其對研發重視和投入息息相關??祁Nò矓祿@示,市值排名前100位的生物醫藥上市公司(剔除大型醫藥公司)2019年研發支出較上年增長35%。后起之秀百濟神州借助資本的力量2019年在研發上投入9.27億美元,躋身全球生物制藥公司研發支出前10強。同時,2020全球制藥企業TOP50榜單上中國生物制藥和恒瑞醫藥2019年研發投入分別為: 3.47億美元和5.18億美元,中國企業在研發的投入上奮起直追。
判斷一個國家的醫藥創新水平,國際上用兩個指標在衡量:上市前研發產品數量占全球的比例和上市后新藥數占全球的比例。目前,在上市前研發產品數量占全球的比例上,中國的貢獻率達到7.8%,已和英國等傳統制藥強國處于同一水平;在上市后新藥數占全球的比例上,中國的貢獻率則為4.6%。中國藥企在創新的長跑中正加速追趕。
當然,藥企的競爭力還體現在全球營運能力、抗風險能力、增長能力等方面。而這些能力中國企業與藥企同樣也存在差距。雖然我們與藥企之間還客觀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是我們的領軍藥企已顯露出自己的鋒芒與決心。隨著我國醫藥政策環境越來越有利于原創新藥的孕育,中國與世界的距離將加速縮小。
向好的生態是企業騰飛的沃土
中國醫藥企業要縮小與藥企的差距,離不開健康發展的生態系統。
不斷優化的政策環境滋養著企業可持續的發展。近年來,國家宏觀戰略從“仿制藥戰略”向“創新藥戰略”轉變,在新藥研發、藥審、醫保、知識產權保護等新藥相關環節上相繼出臺系列新政并取得了成效。醫藥創新生態環境得以優化,中國醫藥研發創新的熱情被點燃?!斑@是好的時代?!痹趯υ挷糠謬H化企業代表時,他們對新時代下中國制藥產業的崛起表示出充分的信心。
高科技人才回歸增添發展動力。近年來,國內政策對醫藥創新的激勵及國內龐大的市場體量,引發了一股強大的“海歸潮”,一批海外人才在千禧年左右回國創業。真正的全球新藥的研發需要海外工作多年且有豐富經驗的高尖端人才來引領。更重要的是,海歸回流帶動國內人才梯度成長,促進了人才對先進的醫藥技術的了解和積累。像魯先平、陳力、吳勁梓等具有跨國企業管理經驗的海歸人才給我國醫藥產業的國際化注入了巨大的能量。
資本是推動醫藥企業成為藥企的新動能?!?015年是重大轉折點”,這一年被很多人看作是藥政改革的元年。各種利好政策接踵出臺,塑造了我國醫藥產業的投資高地,我國資本市場投資新藥迎來熱潮。2009年國內IPO重啟以來,每年都以數十家藥企資產證券化的速度在增長。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曾表示,“從2001年回國創業至今,一路走來經歷了非常痛苦的融資過程,曾經一度連員工工資都發不出,直接造成核心人員離職,創新企業融資環境到近年才逐漸完善起來?!?/p>
2018年港交所提出“允許尚未盈利或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僅3個多月后的2018年歌禮制藥成為港交所全球成功上市的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融資4億美元。2019年,上交所也推出科創板專門為科技型創新性企業服務,這也給醫藥創新打了一針強心劑。
產業政策、國際人才、資本等醫藥創新生態在不斷優化、完善,迸發出無限活力。
全球視野的創新布局撬動未來
環境的優化,讓中國藥企越來越自信,將這種自信轉化為行動,核心抓手就是產品得具有國際競爭力。產品力是誕生藥企的根基。我國新藥研發的數量比以前大大增加,無論是傳統大型藥企還是“新生代”創新生物制藥公司都在積極轉型、布局將來。隨著中國本土創新的爆發,使得我國醫藥產業的國際地位快速提升。
中國醫藥產業在逐步發生質變:“十五”期間我國醫藥創新處于萌芽階段,雖批準了數十個新藥上市,但真正意義的原創新藥很少?!笆晃濉焙汀笆濉逼陂g,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啟動一系列新藥研發鼓勵政策的出臺,大批海外人才回國創業,催生了國內醫藥創新的繁榮,以??颂婺?、阿帕替尼和西達本胺等為代表的重磅新藥相繼面世。“十三五”以來,藥審新政改變了創新生態,從“中國新”到“全球新”的研發格局逐漸形成,大批創新產品涌現。據統計,2008-2018年我國共批準38個一類新藥。其中,2018年就批準了9個一類新藥,占了近10年新藥獲批總數的1/4,且還批準了全球上市的羅沙司他,我國創新藥在數量和質量上取得長足發展。
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已出現一批具有潛質的企業,他們已全球制藥企業TOP50精英俱樂部。近些年,也有不少企業國際化展現出活力,正踏上成為企業的征程。百濟神州作為代表企業之一,其澤布替尼2019年獲美國FDA批準上市,這是一個在美國獲批上市的中國本土自主研發抗癌創新藥。該藥提交NDA時臨床主要支持數據來自中國的一項多中心臨床試驗,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2015-2019年間,我國企業在海外開展的臨床試驗呈增長趨勢,企業走出去參與全球化競爭的意愿越來越強。此外,還有企業新藥項目直接選擇在國外開展臨床。如天境生物自主創新的GM-CSF靶點藥物2019年率先在美國開展一期臨床試驗,在獲得臨床數據后,再回中國申報。我國企業在海外臨床試驗領域活躍性增強。
注:海外指除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之外的其他國家和區域;中國企業指公司總部在中國的企業
數據來源:Clarivate Cortellis,臨床試驗開始時間在2015.01.01至2019.12.31
在這些臨床項目中,生物藥被賦予厚望。有人說,中國醫藥創新借著后發優勢,在新一輪生物醫藥創新中彎道超車,成為與藥企差距小的領域。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陳薇院士團隊領銜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Ⅱ期臨床試驗結果已公布,這是全球發表新冠疫苗Ⅱ期臨床試驗數據。研究表明,單次接種該型重組新冠疫苗28天后,99.5%的受試者產生了特異性抗體,89.0%的受試者產生了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它有望為人體對抗新冠病毒感染提供“雙重保護反應”。據WHO統計,全球共有133種在研的新冠疫苗,進度快的疫苗來自中國。
如今,生物藥已成為全球制藥行業競合的焦點。曾幾何時,生物藥被視為藥企的專利。因其制備環節繁多復雜,質量體系要求極高,達到國際標準殊為不易。2018年以前,中國造生物藥走出去尚是一片空白,但這個格局被由中裕新藥創制、藥明生物生產的創新艾滋病療法Trogarzo獲得美國FDA批準上市而打破。這是首例在中國生產并得到FDA批準在美國上市的無菌生物制劑。而2020年6月復宏漢霖HLX02(注射用曲妥珠單抗)歐盟訂單順利完成出庫前檢測及裝箱工作,正式踏上奔赴歐洲市場的征程。這是獲歐盟批準的“中國籍”單抗生物類似藥。
中國加入ICH后,中國自主創新藥出海形式越來越豐富和多樣化。恒瑞醫藥自主研發的PD-1抗體——卡瑞利珠單抗聯合甲磺酸阿帕替尼一線治療肝癌的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在美國、歐洲和中國同步開展。君實生物的PD-1在中國市場的上市時間與跨國企業只有半年之差,這樣的進步在中國藥品研發史上是從未有過的壯舉。
換句話說,中國企業開始有了藥企的基本輪廓。
企業的路徑與戰略選擇
世界企業是國家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標志,自加入ICH后完全在國內開發的創新藥向海外公司授權并在海外上市銷售的案例逐漸增多。部分企業布局全球First-in-Class新藥已與跨國藥企同臺PK。中國藥企躋身世界藥企行列的目標或將在新十年的前半段就有所突破。若再往前看,有實力的企業也在布局全新靶點和全新機理的Only-in-Class新藥。
“越往前走,越取決于基礎研究的深入和轉化醫學的發展?!庇袠I內專家認為,目前大部分中國企業獲得的是比較競爭優勢,而藥企掌握的是持續競爭優勢。國家正在從優化原始創新環境、強化國家科技計劃原創導向、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創新科學研究方法手段、強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原始創新、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力助在重點領域搶占前沿科學研究制高點。
剖析這種持續競爭優勢,藥企有三點共性的特質值得學習:
一是要有的核心拳頭產品,即企業真正的盈利能力要做優。以素稱“藥王”的修美樂為例,自從2003年上市銷售至今,單品累計銷售收入超過1500億美元??梢?,規?;芰κ瞧髽I形成的基礎。像吉利德這樣的創新“黑馬”,僅30余年躋身全球排名前十位,其在丙肝等領域拿出了自己有競爭力的創新產品,以超前的理念改寫了人類重大疾病的治療歷程。從前述臨床試驗布局來看,中國企業正在蓄力。
二是要有掌控標準和規則的能力,這是世界企業做強的重要表現。當前中國企業正在加快從達到標準、符合標準向制定標準邁進,這就需要他們把技術創新與標準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加快推進技術創新成果向國際標準轉化。與歐美百年跨國藥企相比,中國真正做創新藥的時間太短。且從全球生物序列專利申請來看,我國在生物序列專利申請中雖占據主導地位,但科睿唯安數據顯示,在全球專利申請數量排名前十的發明人中,有8個為中國的學術機構,但其專利僅在中國本土申請,進入其他國家的申請相對較少。而位居第二的美國排名前十的專利申請人主要為總部位于北美的大型/生物制藥公司,這是中國企業需要特別重視的地方,引領標準和規則的能力是掙得話語權的磨刀石。
三是運營及抗風險能力。今年的新冠疫情就考驗著企業的發展韌性。如原料藥帶來的供應鏈、產業鏈的安全穩定,危機中能否快速恢復、循環是企業的秘密武器。時下各國博弈5G技術,華為的麒麟芯片、鴻蒙系統表現出極大抗擊風險能力。正因為全球經濟風云變化,企業要不斷提升全球經營能力,從容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能力。
創新是醫藥產業未來發展的核心動力。放眼全球,我國優勢藥企在創新研發持續發力,如恒瑞2019年53.28億元凈利潤中就有38.96億元投入研發。不難預判,隨著我國自主研發創新的加速,我國醫藥國際化能力也將越來越高。
新的十年,培育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是擺在中國企業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時代賦予的責任。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尤其是這次新冠疫情對世界治理體系帶來沖擊。我國制藥企業仍需苦練內功,原料藥企業也好、制劑企業也罷,都必須清晰地了解自身的優勢和劣勢,以自主創新作支撐,瞄準行業發展的前端和尖端,鍛造核心競爭力,奮起直追,相信中國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出現一批制藥企業。